网上炒股配资开户 不分红,不套现,上市12年,实控人一家三口只挣工资
发布日期:2024-12-02 08:03 点击次数:122
上市公司实控人的收入要么靠分红,要么靠套现,但今年被*ST的龙宇股份这两样都不靠,实控人一家三口只挣工资。
龙宇股份上市12年了,实控人12年几乎一股未卖,这在A股不能说有多么伟大,但至少算得上一条清流。
1
2012年IPO的时候,龙宇股份三个实控人合计持股66%。
2016年,为了资产重组,进行了一次35亿的增发,控股股东股权被稀释到了26.6%,认购的机构填满了前十大股东名单。
如今8年过去,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从80.77%骤减到46.57%,基金公司都减持得差不多了,但实控人的股权没有变化,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甚至还有增加。
如开头所说,实控人不愿套现,并非因为公司分红丰厚。
12年来龙宇股份总共分红只有5700万,聊胜于无,按照分红时间及实控人对应持股比例,能拿到手的也就1600万左右。
三个实控人的居住地是上海,对于他们的身份来说,这点钱都不够买一套像样的房子。
没有套现,没有分红,实控人能看得见的账面收入也就只有工资了。
年报显示,母亲徐增增任董事长,在上市公司的年薪50-80万,儿子刘策任总经理,在上市公司年薪长期处于40-70万,2022年才涨到了200万以上。
父亲刘振光一直没在上市公司任职,也就没在上市公司领工资。
也就是说,以2022年以前,实控人一年从上市公司直接获得的工资收入100-150万左右,2022年以后增长到250万-300万左右。
对于一家曾经年营收超过160亿的公司来说,老板这个收入数字确实有点出人意料。
2
不套现肯定是实控人的主观意愿,但不分红则是因为上市公司客观上的无奈,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012年-2023年,龙宇股份虽然盈利的年份多,亏损的年份少,但往往是亏一年几年都补不回来,12年来累计利润-1.35亿。
龙宇股份是靠卖船用燃料油发家的,属于大宗商品贸易行业,毛利率本来就不高,加上波动剧烈的石油价格,业绩波动也就比较大。
燃油贸易其实没有技术门槛,靠的是资源,包括上游的采购资源,中游仓储、运输资源,下游的客户渠道资源,一般都是石油系统相关的人出来干的。
徐增增、刘振光夫妇曾在60年代曾一同进入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80年代又同时在哈尔滨炼油厂工作,夫妻二人自此与石油结缘。
1990年,徐增增调任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原油科副科长,干了几年后,就下海了,龙宇股份由此诞生,中石化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也随即加入。
龙宇股份一度是船用燃油的民营老大,排在中石化、中国船舶之后,曾创下168亿的最高营收。
然而,毛利率太低了,168亿营收的那一年,净利润还不到6000万,算一下净利率还不到0.5%。
3
说起来很有面子,每年都是上百亿的生意,但只有自己才知道表面风光的背后挣钱有多辛苦。
2016年,实控人一家忍不了了,增发收购了数据中心业务公司金汉王,由此跨入了IDC行业,公司名称也由原来的龙宇燃油变成了龙宇股份。
这个转型对龙宇股份账面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2015年资产负债率高达75%,2016年立刻骤降到22%,一下子就清爽了。
之后,龙宇股份开始逐渐缩小燃油贸易业务,2023年只卖了27.7亿,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缩减到7亿。
不过,就在转型的档口上,龙宇股份却出了岔子,2023年,证监会查出龙宇股份存在关联交易未披露。
啥叫关联交易,简单点说,就是实控人在外面弄个公司或者找亲戚在外面弄个公司跟上市公司交易。
原本这种交易也是允许的,但作为上市公司你得开股东会并披露具体交易情况,所谓“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不怕正经的关联交易,就怕见不得光的利益输出。
庆幸的是,龙宇股份并未被立案调查,只是限期整改。
但不幸的的是,2023年财报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非标意见,内控报告则被出具了否定意见,龙宇股份就变成了*ST龙宇。
最新的公告显示,龙宇股份关联方产生的关联交易欠款还有9个多亿没收回来,实控人说,愿意未欠款承担连带责任。
只挣工资,还这么大方,这样的实控人,打着灯笼都难找啊。